村网通总站 太冲村 taichongcun.nync.com 欢迎您!
探寻燕子岩溶洞 滕健 摄
兰江街口的古樟 滕健 摄
唐训方新故居 刘石朋 摄
萧石月像(资料图片)
唐训方像(资料图片)
萧石月故居 刘石朋 摄
兰江乡的新农村新貌 龙文章 摄
红星水库 滕健 摄
兰江乡景新村上蓝广场 龙文章 摄
■本报记者 胡建军
通讯员 宁丽艳 曾国军
老地名由来:
兰江,水名,清《嘉庆通志》云:“蓝江,县西,至文家桥入于宜江”。兰江又为集镇名,指位于常宁市西南10公里处的兰江老街,1967年前为西路一圩市,1961年起兰江始为乡镇级行政区划名。据1986年版《衡阳市地名志》记载:“昔因青山倒映,水呈蓝色,为蓝江。”后来人们习惯性写成兰江并沿用至今。
老地名特色:
兰江人杰地灵,清同治年间安徽巡抚唐训方是唯一的常宁籍巡抚;1921年底常宁兰江籍进步青年萧石月经毛泽东介绍加入党组织,成为常宁第一个中共党员。后在党的五大,他被选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兰江属平泉乡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,兰江属第十一区。1958年,兰江属卫星人民公社,1961年,设兰江公社,1984年,更名兰江乡,属宜阳区。1995年撤区并乡时,将湖塘、金源乡及正同乡的一部分并入兰江乡。该乡东与宜阳街道、板桥镇毗邻,南与洋泉、胜桥两镇交界,西与官岭、新河两地接壤。
一个因水而得名的地方
常宁市文史专家滕健告诉记者,兰江,为一个水名。清《嘉庆通志》云:“蓝江,县西,至文家桥入于宜江”。兰江又为集镇名,指位于常宁市西南10公里处的兰江老街,1967年前为西路一圩市,1961年起兰江始为乡镇级行政区划。据1986年版《衡阳市地名志》记载:“昔因青山倒映,水呈蓝色,为蓝江。”后来人们习惯性写成兰江并沿用至今。兰江水发源于洋泉镇西南村塘冲源,在培元街道虎溪村文家桥汇入宜水,全长23.7千米,流域面积71.9平方千米,跨洋泉、兰江、培元三个乡镇(街道)。
除了兰江水外,还有坐落在湖塘村的红星水库,是常宁较大水库之一。该水库主坝高18米,长70米,水库集雨面积4.75平方千米,正常水位113米,总库容量338万立方米,可灌溉5600多亩农田。
在红星水库库尾有个“田螺形”紫色页岩小礁,西傍青山,东临绿水,宛如一颗硕大的田螺匍伏在水边,水库两岸青山延绵起伏,茂林修竹。在红星水库尾的山腰有个燕子岩溶洞,深不可测,时常凉风习习。据说此岩洞内有地下河,直通宜水常宁城南门潭。有人曾结伴燃艾火照明,点石灰作标记探洞,深入约千米,遇到一片沼泽,不敢越过,只得返回。农业集体化时期,附近的村民曾将此洞作为集体养猪场所。出燕子岩,往上攀爬约半里到达山顶,山顶有燕山庵遗址,基址完好。如今,僧去庵毁,附近的村民在庵址旁建了座小洋楼。
唯一的常宁籍巡抚出自兰江
常宁市政协干部、兰江人崔建华介绍,晚清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湘军名将唐训方为唯一的常宁籍巡抚。唐训方1809年出生在常宁县湖塘(今兰江乡)老屋唐家。他历任襄阳知府、湖北督粮道、湖北按察使、湖北布政使、安徽巡抚、署理湖北巡抚、直隶布政使。
史料记载,唐训方清道光二十年(1840年)中举,四次赴京会试,均落第。咸丰三年(1853年)大挑(乾隆以后定制,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,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县用,二等的以教职用。六年举行一次,意在使举人出身的有较宽的出路,名为大挑)。得二等。咸丰四年(1854年)唐训方主讲双蹲书院时,曾国藩令他以教谕随征。初领水师副左营,嗣改入陆军。随罗泽南镇压蒲圻、武昌等地太平军,获知县衔。次年,唐训方随罗泽南镇压江西、武汉等地的太平军,累擢知府衔,赐花翎。之后几年,他都在与太平军、捻军作战,官职也一升再升。咸丰十年(1860年)解军事,赴湖北督粮道任。不久,升湖北按察使,未几,又擢升为湖北布政使。
同治元年(1862年)时任安徽巡抚的李续宜丁母忧,举荐唐训方代理。唐训方自此署安徽巡抚,旋实授巡抚。后受僧格林沁弹劾降职。同治七年(1868年)乞假省墓,遂不复出。光绪三年(1878年)病逝于家乡,享年69岁。
据说,唐训方对待乡邻情深义重。辞官还乡之后,第一件事是“立经纬公所于西乡,以教养文武之士”,经费来源是“出己腴田”;第二件事是“置义田以恤族人”。义田,就是旧时供养接济族人中鳏寡孤独及急难者而置的田产;第三件事是修培元塔,热盼家乡多出人才;第四件事是出任双蹲书院山长时书院既不收学费,他自己也不拿工资,学生还有奖学金,还增建了校舍。当年就培养出了两名举人。《同治常宁志》记载,从北宋到清代同治年间910多年间,常宁有名有姓的举人也不过73人而已。
唐训方为人忠厚有情义,去世后同为举人出身的左宗棠感慨万千,亲自送了挽联并誉他为“荆南良吏”。名士王闿运则尤其叹服,称他“德隐而心苦”。
如今,唐训方故居有老屋和新屋两处。老屋故居位于兰江乡太子塘村蒋家组,该旧居是唐训方出生、求学、终老居住地。史料显示,唐训方老屋故居,始建于清同治年间(1862—1874年),坐北朝南,占地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。唐训方新屋故居位于兰江乡大平场村两壁唐家,是唐训方为官后所建。该故居坐东朝西,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,砖木结构,硬山顶,小青瓦,骑虎门方均为紫砂岩石雕刻而成,各厢房院落间廊道相连,天井院落宽敞明亮,为典型的清代晚期湘南套院组合形式。目前,该故居仅保留了正厅屋,东西厢房院落保留了一部分,三合院地面基本保存完好。
常宁第一个中共党员也出自兰江
据中国纪检监察报《萧石月:工人运动的先驱》阐述,1900年5月13日,萧石月出生在兰江乡兰江村萧家塆。萧氏家谱记载:萧石月的父亲萧相光,因为做些小生意,家中比较富裕。萧石月七岁那年,望子成龙的父亲把他送到书馆启蒙读书。他经常在村里这家进那家出,对每户人家有没有饭吃都很清楚,时常瞒着父亲把粮食送给那些断粮户。17岁时,家里给他定了门亲事。但萧石月结婚后只待了3天就离开了家乡。不久,他考入湖北水警教练队,意图学好军事知识,投身救国救民之行。然而,水警队的两年学兵生活让他大失所望,最终愤然离开,1920年冬回到工人运动正风起云涌的湖南长沙。
萧石月的三哥萧同兹也是一名进步青年,从湖南甲工学校毕业后,在同学黄爱、庞人铨等人的影响下开展工人运动,并与他们一道创办了湖南劳工会。1920年,萧石月在三哥的介绍下加入湖南劳工会,并被推荐到第一纱厂(劳工会活动主要基地)车间当工人。后来,萧石月与同乡萧韶经常到毛泽东、何叔衡等创办的文化书社阅读进步书籍,到李达主持的自修大学听演讲,结识了李立三、萧劲光、李维汉、夏明翰、易礼容等人。1921年8月,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,成为第一纱厂工人运动领导骨干。参加中共一大后回到长沙开展活动的毛泽东,在这年底介绍萧石月加入党组织,萧石月成为湖南产业工人中早期中共党员之一,也是常宁第一个中共党员,很快他就成为湖南工人运动的领导人。在革命斗争中,因为信仰不同,萧石月与三哥萧同兹逐渐产生分歧,走上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。后来,萧同兹担任国民党中央社社长近20年,为中国现代新闻通讯事业作出了贡献。
1924年9月,萧石月被中共湖南区委选送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,1925年夏毕业回国,补选为中共湖南区委委员,任中共安源地方委员会书记,后派往新化锡矿山开展工作,任中共锡矿山特别支部书记。1926年3月,他建立锡矿山矿工会。1927年4月,他率群众智夺矿山商团和土豪劣绅的枪支100多条,成立新化锡矿山工人纠察队,是当时全省较大的一支工人武装。5月,萧石月参加了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,并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监察委员。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党内纪律检查机构。
不久,“马日事变”发生,萧石月接到省总工会“将各县工农武装集中起来向长沙进攻”的命令,于5月28日率锡矿山工人纠察队到湘潭会师,途经新化蓝田,突遭国民党许克祥部伏击,献出年轻生命,时年 27岁。
萧石月在湖南长期从事工人运动,在早期中共领导人中留有深刻印象。新中国成立后,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给湖南新化锡矿山写来一封信,肯定了萧石月在湖南工人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卓越贡献。